魔術師討論魔術時,「實戰性」是個經常會被提起的議題。在花費許多時間心力學習魔術後,我們當然希望這些魔術「真的有用」,也希望去學習所謂「效果好的魔術」。今天就來分享我觀察到魔術師們口中的「實戰」魔術有哪些特徵。
一、「實戰」該如何解釋
實戰這個詞原先可能使用在軍事或武術的用途。其意義為在打架時使用有效率、有保障(低失敗風險)的方式殺人。而經過演變之後,實戰一詞被廣泛應用在不同領域。以下,我會從「語詞使用情境」的方式切入分析實戰一詞在魔術的含義。
換句話說,我關注的是魔術同好在使用實戰這個詞的時候,他「實際上」是想要表達哪種概念?而非在語言學或魔術哲學上,實戰「應該」要代表什麼意思。
首先,它應該並不是指可以拿去打比賽,否則所有市面上的魔術大概全都不實戰,因為比賽要求參賽者的原創性,而且很多使用這個詞的人根本沒有打算比賽。
對某些職業魔術師而言,實戰可能是指真的能幫助他工作、順利賺錢的魔術,或是對學校社團而言,要成發時能讓社員練起來上台收穫掌聲的魔術就是實戰。然而如果採用這種解釋,會讓實戰的含義變得很狹隘,只能用在特定族群跟特殊場合。以上這種情況我覺得以「實用的魔術」來形容會比實戰好。
此外,我們也必須考慮到:有些使用這個詞的人是很少實戰的,或是實戰時表演的魔術種類很少。想像一下,廠商推出了一個公認「超實戰」的魔術,受到很多魔術師的稱讚,結果這些魔術師平常有人要他表演魔術時還是表演陰魂不散、勝利者等等魔術,或者是他們只表演過一、兩次取得比他們表演其他魔術更好的反應就說這個魔術好實戰.......因此,魔術師口中所謂的實戰也不能完全以魔術師實際表演判斷。
二、實戰性是指「與想像情境的貼近程度」
考量以上幾點後,我認為,所謂的實戰性,其實是指「貼近感」—— 即魔術有多貼近你心中的「想像情境」。
如果你買過讓你失望的道具或魔術教學,請你回想一下在拿到商品之前你想像自己使用這個商品時候心裡的畫面和美好想像,以及真正拿到拆開後的情況,我所說的的貼近感就很接近這種反差。只是你必須從「魔術商品想像情境與實際的落差」換成「想像情境中的表演與實際情況的落差」。
你心中有一個自己想像的「理想魔術表演」:在你心中想像的環境場合(通常會和你實際生活環境有一定的相似度),表演給你想像中的觀眾(可以是真實存在的人,也可以是你自己心中的一個模糊的觀眾形象)看你想要變的魔術效果,而觀眾在看完之後產生你預想中的反應(通常是很強烈爆炸性的反應,或是透過魔術達成某種人際關係上的改變,如撩妹、被朋友關注等等)。
無論你魔術有多厲害,99.99%情況現實不會和你想像情境相同,可能只有三到四成相同,比較厲害的高手可能可以到六七成吧!
而「實戰」的魔術,就是相較於你其他會的魔術,這段落差非常地小,這時你就會覺得這魔術很實戰,因為沒有以往表演其他魔術時的那種強烈落差感。
三、實戰魔術的特徵
如果從「想像與現實貼近程度」來思考,實戰魔術通常具備以下特性:
1.近距離:
通常被稱為實戰的魔術都是近距離,好的舞台魔術我們通常會只會以「好表演」稱之。不信的話你去魔術商家網站搜尋「實戰」,會去提實戰與否的魔術絕對是近距離。
這是因為一般人想像情境中的表演場合會是近距離。舞台魔術需要準備音樂、事前花幾十分鐘設定、場地有限制、衣服有限制.......這種只有正式表演的場合才有條件。一般人不會把這種表演場合視為實戰表演的想像環境,而是把他們認為在生活中更容易產生的場合當作假想環境。
2.操作難度低:
如果難度太高,那就有可能實際表演時失誤或做得不夠到位而造成想像落差。
這裡的「操作難度」並不是單純講手法難度,而是包括台詞、肢體動作、演技....全部考慮進去的綜合難度。
而這個操作難度是相對比較出來的,比較精準的說法應該是「操作難度比你其他變得比較差的魔術還低」,把自己當成標準。(也因此,對每個人而言實戰的魔術並不相同)
比方說對我而言,如果一個魔術需要連續洗八次完整的完美洗牌,我有可能在中間操作的時候發生失誤。比起八次完美洗,我更傾向做整副的假洗牌,對我而言假洗牌就是一個比完美洗更實戰的方法。
然而如果是西班牙的大師們,這就不是一個值他們得擔心的問題。他們敢在流程裡大量運用完美洗牌,因為對他們而言,完美洗或許與假洗牌同樣實戰,沒有誰比較實戰的問題。
所以,在衡量操作難度時,要以自己為出發點來考量。
3.效果簡單好理解
簡單好懂的效果比較容易交代清楚而得到預期中的回應,而比較有層次的效果容易因為操作不當而產生與想像之間的落差。
當然這也是相對的,一個效果是否「簡單好理解」取決於你自己本身駕馭能力和個人特質。這點和操作難度是一樣的。
四、學習魔術是否需要追求實戰性?
關於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你一定要有幾招符合以上原則、足夠實戰的魔術,但是不需要求每招都實戰,更不應該有「不實戰就不值得學」的心態。
原因有以下兩點:
1.安全穩定:
實戰魔術的價值在於它可以讓你在相對輕鬆的狀態下,取得穩定、還不錯的觀眾反應。無論你當天狀態好不好、觀眾是誰、是否有準備,你都可以演得還OK。因為實戰魔術就是對你而言操作難度低(用一小部分的力氣就可以演)、且效果簡單好交代(就算遇到老人小孩他們也很容易懂)。
即使上一刻還在忙其他事或是已經累得腦袋一片空白,只要你有準備幾招,隨時被cue表演你隨時能演,順利下崗。這樣的安全牌,怎麼能不準備幾張呢?
2.容易自我設限:
我想大家對於需要準備幾招實戰的魔術應該沒有什麼意見,那為什麼我又認為不應該每招都實戰呢?
我認為,如果過度看重學習當下這招實戰與否,會造成「自我設限」的情況。
一般情況下,實戰的招式所要求的能力值會比你的實際能力值還低(即「操作能力低」)。然而,如果想要持續進步,應該要學習與自己能力值相近或是略高於自己能力值的招式,才能持續提升。
如果你的魔術實力大約是一百分,那麽一個難度八十分的招式對你來說是得心應手的。而難度一百分的招式對你來說有些勉強,可能會受到你精神狀態、當天手感影響。至於難度一百零五、一百一十分的招式,就是演起來很吃力、容易失誤的招式了。
如果只考量「實不實戰」,那當然難度八十分的招式是最適合的。然而實際上你最需要更認真學習的應該是難度一百分、還不夠穩的招式,甚至試著挑戰極限,看一百零五分、一百一十分的招式有沒有機會。
所以,在學習魔術時,我認為學習當下是否實戰並非一個很好的標準,它容易造成自我設限,讓你的實力就停留在一百分上下。
當然,如果你要商業演出、公司尾牙上台、學校才藝表演,那當然要選一百分以下的,穩、安心比較重要。使用和學習的思考邏輯是不同的,使用時有時必須求安全,但學習時應以進步為目標。
五、小結
最後,做個小總結: